古树梨花下,明代古刹中,流传500年的旋律在这里依旧悠扬

在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内,隐藏着一座北京保存最为完整、规模巨大的明代寺庙——智化寺。相比雍和宫、潭柘寺等知名古刹,智化寺却鲜有人问津。

智化寺最美的季节是春天,如今立春已至,胜春时节,这里古树梨花白色花瓣随风起舞,闻花香、听古音,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。

“智化”取义“以佛的智慧普通众生”,这里本是明朝宦官王振仿宋朝“伽蓝七堂”建的家庙,此后被明英宗赐名“报恩智化寺”。

智化寺的藏殿内有着北京唯一的明代转轮藏,拾阶而上,还未进殿,就被眼前之景着实震撼,转轮藏通高越4米。走近细看,观音六字真言、八宝图案、梵文经咒、缠枝莲花相得益彰,在华丽的极尽雕工之下,线条粗犷又不失细腻,岁月浸染的痕迹依稀在目。


在转轮藏的上方,大鹏金翅鸟和护法龙女环绕。继而抬头仰望,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在莲心之中。远远观望,敬畏之情油然而生。

而藏殿内的藻井更是美轮美奂,下方上圆,层层交织,金绿朱青,相映斑斓。虽然岁月悠久,但依然能看到藻井夺目的光彩,感受到当时的匠心智慧。

来到智化寺最大的建筑,上层万佛阁,下层如来殿,走进殿内,如来泰然,万佛静默,墙壁上遍布佛龛,9000多尊佛像形态各异,殿内原有的藻井更是精美绝伦,但上世纪30年代流失海外,如今被安放在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国庙宇厅。

光阴的流逝在这里寂静了喧嚣,只留下斑驳的印记。

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,在智华殿都有京音乐表演,曲调悠扬,典雅古朴。除特别活动外,从不间断。
3g.163.com/news/article_so/G22OU8VG0511LN54.html

而这“京音乐”是明代的宫廷礼乐,发源民间,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“活化石”,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